【计算机世界】中企动力:“体验”中小企业
发布时间:2011-03-18 14:39:44
来源:计算机世界
 

中小企业多重要?看看数据就知道——按照官方的数据,全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达4000万家,而活跃的中小企业也至少有700万家。对于IT厂商来说,中小企业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,几乎所有的IT厂商都把中小企业视为一座金矿。

但是,几乎所有的IT厂商都会感叹,中小企业市场难做,原因是它们数量太庞大、太分散;它们太脆弱、业务太多变;它们对信息化理解太粗浅,投资又太抠门。它们对诸如Saas和云计算这样的热门技术和服务不了解也不关心——它们只问,“你能帮我做生意吗?能帮我赚钱吗?”

信息化服务厂商如何才能打动中小企业?首先,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帮助它们了解市场信息,增强其经营销售能力;其次,能帮助它们发现更多客户;第三,能帮助它们降低生产成本;最后一点才是能帮助它们进行企业管理。

在如何服务中小企业方面,中企动力有其独门秘笈。这家成立11年的企业,其业务的关键词始终只有两个——“中小企业”和“信息化”。目前中企动力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有30多万家,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,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基于云平台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,包括网站建设、电子邮箱、网络营销等电子商务基础应用为一体的整体信息化运营解决方案。11年走过来,中企动力摸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服务中小企业的道路。近日,本报总编辑许传朝与中企动力总经理陈丹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
服务

中小企业很难

许传朝:据我们了解,中企动力主要服务的对象是中小企业,也就是成长型企业。这个群体数量庞大、分布广泛,没有太多的行业相关性,也没有太多的规则可循,面向它们提供服务,是不是比较困难?

陈丹:正如您所了解的,中企动力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的成长型企业,这个群体具有几个特点:一是数量庞大,但个体规模较小,综合实力弱;二是由于外部竞争环境恶劣,其发展方向经常调整,业务多变;三是对信息化的认知有限,投资预算很少。这些特点决定了向中小企业提供IT服务——无论是帮助它们开展电子商务,还是做企业信息化管理,必然是很难的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宣称要“发力”中小企业市场,但是往往表现并不“给力”的原因。

中企动力成立11年,业务始终围绕着两个关键词展开:一个是“中小企业”,另一个是“信息化”。我们为中小企业提供IT应用服务,帮助它们开展电子商务和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。应该说,我们选择的是一个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方向,当然也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。不过,正因为艰难,竞争门槛也就比较高,后面的追赶者也因此难以超越。

许传朝: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,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切入点。比如联想提供的主要是PC等硬件产品,用友、金蝶提供的是管理软件,阿里巴巴提供的是电子商务平台。中企动力的服务产品和模式是什么?

陈丹:我们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的确与众不同。中企动力的服务模式可以归结为两点:一是“信息化运营”。我们把电信运营商的“运营”理念移植过来,将中企动力定位为一个“信息化运营商”——搭建集硬件系统、软件系统、网络基础设施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和数据中心,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集成在技术平台上,通过互联网为广大的企业提供服务。企业可以按需选用、按使用付费,中企动力则提供持续的维护、升级等运营服务。我们认为,这也是基于云平台的一种服务模式。

二是服务“本地化”。中国的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理解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,因此,本地化、面对面的顾问式服务是必须的。过去10年,我们已经在70多个城市建立了直属分支机构,建立了业内最庞大的全国性服务网络。未来10年,中企动力将继续深化服务网络,使我们本地化服务能够覆盖中国300个城市,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。

许传朝:本地化、面对面的服务对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。但是对于公司运营来说,远程化、标准化、规模化的服务才是最容易赚钱的。中企动力如何能够在给客户提供面对面服务的同时,保证公司利润的最大化?

陈丹:如果你理解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模式,对我们的“信息化运营”模式就容易理解了。我们看到,电信运营商在搭建了3G网络之后,不遗余力地发展3G用户,以此来分摊和降低单用户的成本。

我们作为“信息化运营商”,同样投入了巨额资金建设信息化服务的“云平台”, 我们的赢利模式决定了必须靠规模经济才能取得好的效益。一方面靠客户数量的增加,另一方面靠客户购买服务的增加,比如不断地续费和持续购买新的服务。所以对我们来讲,客户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,必须保证有庞大的用户数量,还要能够保持这个数量的持续增长。

当然,为了保持公司的健康发展和应有的利润,我们还必须保持服务的简单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。简单化,是我们整个服务流程非常的简化,保证事务处理的效率;标准化,是指我们的售前、售中和售后服务都非常规范和标准;信息化,是指我们的服务完全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,既能保证效率,又能保证质量。

电子商务需求旺盛

许传朝:中企动力所提供的是信息化服务,目前是否能够满足目标客户大多数的信息化需要?

陈丹:根据我的理解,企业的全程信息化,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是以经营为导向,它们的主要需求是如何开展电子商务;第二阶段才是内部管理的信息化。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道路,从企业邮箱时,有企业老板问,邮箱挂在哪儿?时至今日,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已经迥然不同。虽然它们对云计算、虚拟化、Saas等技术不了解也不热衷,但是对于企业网站、企业邮箱、电子商务、网络营销平台搭建等都有了基本的了解。现在的中小企业老板,年龄大多在30〜40岁左右,而他们手下负责IT事务的人更年轻,甚至是网络一代,不仅懂得最新的IT技术,而且能够熟练地利用行业网站、资讯门户等资源货比三家。

再过5年,诸如企业邮箱、企业网站这些应该是中小企业的最基础配置了,更多的企业踊跃地开展电子商务,它们希望电子商务渠道与传统渠道的结合,甚至整个生意模式完全地基于互联网来构建。

当然这对我们的企业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。客户进步的速度会比你快,对于服务商来说难度就更大了。不过,从另一个角度看,正因为作为服务商的难度更大,挑战多,其中的参与者和竞争者才能经过大浪淘沙,优胜劣汰,剩下来的都是能力超强的玩家。

总编观察

贵在坚持

中小企业信息化难,赚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钱难,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更难。

中小企业的业务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对信息化需求的随机性,中小企业的业务多样化决定了其信息化需求的多样性,中小企业生存和竞争压力决定了其对信息化的趋利性,而中小企业IT知识的不足又决定了其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有限。所有这些因素说明,如果IT服务没有实实在在的高价值,没有高的投入产出比,很难聚拢并留住中小企业用户。

中企动力定位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,坚持了11年,服务超过30万中小企业客户,为它们提供覆盖企业全程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服务。中企动力的成功基础是准确地把握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,这是11年专注在这个领域的积累。所以中企动力“开创了基于云平台的、以电子商务网站作为切入点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,从企业最为注重的网络营销、电子商务入手,向通讯、管理领域延伸,为不同的企业根据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面对面、持续的顾问式服务。”技术、模式和服务都可以复制,客户群和对客户群需求的把握却很难复制,中企动力11年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领域的不懈积累,成就了其企业的核心价值。

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最活跃的经济体,通过信息化的应用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生存能力,将是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。中企动力为中小企业用户进行信息化启蒙和传道授业,在成就自身发展的同时,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。

TOP